找到相关内容729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

    积行累功,安能生彼。何其谬哉!观斯上人,虽禀性温柔,为人清洁,其所修习,则福德偏长,定慧之功盖不足纪。直以一生之散善,临命之虚心,遂能目睹光明,亲见幢相,动摇坤像,梦感旁人。是知九品之业有徵,之功...著作中出现的次数很少,迄今为止,只发现了三处。柴田泰在其论文《永明延寿的唯心净土说》中对此已有所言及⑦。   所谓三处即是,第一:   问:唯心净土周遍十方,何得托质莲台,寄形安养,而兴取舍之,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578557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1)

    乐,欲生我国,乃至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”道绰的引用,显然不是逐字逐句,而是迳自加上了自己的诠释。杨仁山在此下的的评语是:“‘纵令一生造恶’,经中无此六字。”[34]   ...念佛名,通贯其中的,就是闻知阿弥陀佛极乐净土,而愿意往生。这与《无量寿经》第十八愿:“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”是符合的。   在《观无量寿经》的十六观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579197.html
  • 世亲菩萨对《无量寿经》诠释: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》(1)

    ,闻我名已,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,乃至,若不生者,不取菩提。唯除造无间恶业、诽谤正法,及诸圣人。”(T11.93c)   值得注意的是,与《摄大乘论释》同样一个作者,世亲却在《无量...他”的意思。   以阿弥陀佛净土信仰而言,发起愿生之心,极小之量,一,即得往生,这是命终之后的事;但是就现身而言,愿生之心的延续,就是“奢摩他”。这种由“闻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”而生起的清净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1879285.html
  • 佛教电子英文术语(1)

    arrow of desire 欲箭 art 术 arteries and veins 血脉 arteries of the ten invocations 血脉 artful ... always mindful 常随记 always practicing 常修习 always quiescent 常静 always says 常语, 常说 always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2479843.html
  • 密教纲要 二

    应大师良忍上人。水久五年。世寿四十六岁。五月十五日正午。阿弥陀如来降临。而亲授于上人者也。其法文曰。一人一切人。一切人一人。一行一切行。一切行一行。是名他力往生。(以上长行)界一。融通念佛。亿百万...。界一之标帜也。曰界一。虽似天台。而以自他之融通无碍为本旨故。摄于第九之住心。盖此宗之解释他力。可谓之融通无量力也矣。以他人之念佛。融通于己之念佛。而成办往生之事业。如水之投水也。以己之念佛。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680098.html
  • 法随念(Dhammanussati)

    品第二,二)   「世尊告诸比丘:当修行一法,当广布一法,便成神通,去众乱想,逮沙门果。自致涅盘。云何为一法。所谓念法。当善修行。当广演布。便成神通。去众乱想。逮沙门果。自致涅盘。」   当...这样的教法或九种出世间法51的功德应当随念。   [杂阿含931经]:  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:「复次。圣弟子于法事,世尊法、律,现法能离生死炽然,不待时节,通达现法,缘自觉知。圣弟子如是念法者,不...

    法増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784619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无上菩提之心,一向专意乃至无量寿佛,愿生其国,若闻深法,欢喜信乐,不生疑惑,乃至一念念于彼佛,以至诚心愿生其国。此人临终,梦见彼佛,亦得往生。”若诚心不断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,临命终时,即可往生...佛教看来,“业”乃造作之意,泛指一切众生的身心活动。由于人的愚昧无知,执著于物、我,产生无穷的贪欲,而之于心(意业),发之于口(口业),付之于行(身业),造身、口、意三业。众生所造之业有善恶之分,善恶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4)

    不疑,再重的罪业,临终一都能往生。所以,一定要在修学的过程中,彻底了解明白,知道自己要怎样修,这才是真正要紧之处。   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   如果这一愿不能圆满的话,阿弥陀佛誓不成佛。他...义,只是一句接一句的,使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渗透不进来,就是把妄想、执著念掉,跟念佛号目标完全相同。为什么对初学者提倡念经?因为你一打妄想,经就念错,马上就把妄想找出来。念佛号不容易,一面念佛号一面打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4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“临终却能往生,为什么有人一生修持,还有不往生之理?”答曰: “不在念佛多少,而在发心真实。如果心地真切,一却超三界;心地如不真,念佛如何到彼?”   偈曰:   持律精诚出世因 ...而善应。”该可描述此理吧。   后来老法师回中国,与家弟有书信往来,其开示内容,又颇为中肯,遽能对机。便不顾简陋,壮大起胆子,提笔写信给老法师,没想到才过几天,就收到了老法师百忙之中,抽空写的回信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